彭博社:北京开出和美国贸易谈判的条件
来源:视频截图
【编者按:彭博社4月16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引用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希望在与美国展开贸易谈判之前,看到特朗普政府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对北京的尊重。目前不知道这是否是北京有意透漏出来的风声,我们会拭目以待特朗普政府对此的回应。以下为该文的翻译。】
中国希望在与美国展开贸易谈判之前,看到特朗普政府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其中包括约束其内阁成员对中国的贬损性言论,以展现出更多的尊重——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了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除“尊重”之外,北京还希望美方在对华立场上保持一致,并表现出解决中国关切问题的意愿,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和台湾问题上。此外,北京还希望美方指派一名获得总统充分授权的谈判代表,负责与中方沟通,并在特朗普与习近平会晤时促成一份可供两国元首签署的协议。
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能否找到办法,避免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已对大部分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中国则进行了报复,威胁到两国之间的大部分贸易往来。
消息发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了0.2%,澳元作为“对华敏感货币”也上涨了0.5%。美股标普500指数期货收窄了早前一度达到1.6%的跌幅。在前一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称,贸易紧张局势可能破坏美联储的就业和通胀目标后,标普500指数下跌了2.2%。
事实上,美国目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水平,仍然远高于其他国家。快速升级的关税战已在中国国内激起了广泛的民族情绪,支持政府采取报复措施。这也为习近平提供了政治动力,使其可以无视特朗普反复提出的通话请求。
尽管中美双方都表示愿意谈判,但突破口仍不明确。特朗普似乎急于促成与习近平的直接通话,而中国则希望两国元首的会谈能确保带来具体成果。
即便双方同意重启谈判流程,关于协议内容的根本分歧依然存在。特朗普的具体诉求并不明确,而要实现他“重塑贸易平衡、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目标,对中国的高关税很可能还将长期存在。
法国兴业银行的大中华区经济学家Michelle Lam认为,中美双方都面临着国内压力,希望降低关税,但“谈判很可能不会带来实质性的降温。”
“现在中国方面的诉求比较清晰了:尊重、立场一致,以及一位谈判代表,”Lam说。“现在球在美国一方,看他们能否满足这些条件。但考虑到美方目标是遏制中国的崛起,这一点仍然很难实现。”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能否以“尊重”为前提,是中方是否同意谈判的最关键条件。
虽然特朗普在公开场合谈及习近平时措辞相对温和,但他内阁中的其他成员则频频对中国采取强硬表态,使得北京方面难以判断美方的真实立场。
这位人士还说,随着特朗普进入第二任期,北京方面认为他对政府的控制力比以往更强。因此,当美方官员发表对华尖锐言论,而特朗普并未公开否认时,中国官员普遍认为这反映了总统的默认态度。
虽然该知情人士没有具体点名哪些官员的言论引发不满,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最近罕见地直接点名抨击了美国副总统JD万斯有关“中国农民”的言论,称其“无知且不尊重”。
除了要求美方传递一致的信息外,北京还希望美方准备好回应中国的关切。尤其是,中国官员普遍认为,美国近年来的政策目的在于遏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美国不断收紧对华出口管制,防止北京获取尖端芯片和其他高端技术。就在本周一,特朗普政府又禁止英伟达(Nvidia)向中国出售H20芯片,这一举措进一步升级了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对抗。
此外,台湾问题也始终是中国关注的核心之一。这位人士表示,中方不会主动挑衅,但如果感受到威胁,将会坚决回应。北京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必要时不排除采取军事行动来维护这一立场。
最后,北京还希望美方能够明确指定一名谈判代表,负责具体的沟通对接。中方对人选没有特别偏好,但希望这个人能真正代表特朗普发言,并拥有足够授权。
知情人士还称,中国方面理解特朗普可能会亲自参与谈判,倘若如此,中方会感到“受宠若惊”。不过,中方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两国元首各自指定官员来负责推动谈判,以确保最终能促成一次成果丰富的领导人峰会。
双方“正在一点点向谈判桌靠近,”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两边都在努力展示自己的优势,并试图将球踢到对方一方,同时也在试探并塑造可能的议程、参与者和谈判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