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中国签署一项贸易协议,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表示,在7月9日的最后期限之前,白宫已接近与十个贸易伙伴达成协议。但特朗普不予透露美国此后是否将重征对等关税。
白宫:与中国签署了贸易协议,7月9日前还将达成多项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中国签署一项贸易协议,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表示,在7月9日的最后期限之前,白宫已接近与十个贸易伙伴达成协议。
“我们刚刚和中国签了,”特朗普周四下午表示。“我们正在达成一些很棒的协议。我们接下来会有一项协议,可能是和印度的,一项非常大的协议。”
该协议正式确立了上月在日内瓦达成的协定,根据该协定,中国同意加快稀土矿物及含稀土磁铁的交付速度。
周五,中国在回应一个有关稀土供应的问题时表示, 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对美“管制物项”出口申请。
美财长不予透露对华关税的下一步措施
美国财长贝森特周四不予就美国对华关税的时间表给出明确说法。
5月,美国和中国同意暂停征收高额关税90天,从而为双方提供了数月时间,用于在高达145%的关税可能重新开征之前,谈判达成一项更广泛的贸易协议。双方本周在伦敦会面,重申了5月协议并解决与出口管制相关的问题,但目前尚不清楚原定于8月12日的该关税最后期限是否仍然有效。
当《华尔街日报》问及该关税最后期限时,贝森特表示:“我们等等看”,并不予透露更多信息。据一位熟悉中国政府思路的消息人士透露,中方仍然认为8月12日是最后期限。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与有关国家关税谈判情况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日,美方官员称,正在加紧推进与有关经济体谈判,有望在7月9日“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结束前与部分国家达成贸易协议。对于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可能单方面设定关税税率。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今年4月以来,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严重破坏正常国际贸易秩序。对此,中方一直坚决反对。实践证明,只有坚定捍卫原则立场,才能真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经贸分歧。同时,呼吁各方应始终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决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换取所谓关税减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中美印象》最近发表文章精选:
尽管中国在公开场合积极扮演“负责任的大国”角色,呼吁和平与克制,但媒体普遍指出其在冲突中的实际影响力存在局限性。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历来奉行不干涉政策,更注重国内事务,同时旨在避免卷入旷日持久的外国冲突,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美国历来在中东地区有很多利益和很大的影响力。(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面对马姆达尼的胜选,很多民主党战略家只能苦笑。就连温和派媒体也措辞小心,不敢直接批评这位“新星”。而党内那些年迈的领袖们——加州的老将、国会的老议员们——仿佛一群站在高速列车轨道边的长者,知道列车将出轨,却谁也拦不住。(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鸦片战争距今已近两百年,但它的回音并未远去。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是一段“远古屈辱史”,而是一段尚未完成的历史,是一场我们仍未彻底领悟其结构与真相的制度剧本。(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中资公司仍在赴美IPO,事实上,2024年的IPO数量为多年来最高,但大多数是规模很小、投机性较强的股票,而不是昔日那些市值达数以十亿计美元的“红筹股”。去年62宗中资公司的IPO平均募资额不到700万美元。一些公司甚至难以维持最低300名公众股东的要求,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这些公司可能存在风险,甚至是彻头彻尾的骗局。(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近日宣布将进行裁员,以应对联邦资金削减和潜在捐赠税增加带来的财政压力。学院院长杰里米·M·温斯坦在致教职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这一决定是为了应对 “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导致的“重大财政困难” ,包括联邦研究经费的大幅减少以及可能实施的 “捐赠税上调” 。温斯坦指出,国际学生入学率下降也影响了学院的财务状况。此前,美国政府因哈佛校园抗议活动中出现的“支持恐怖主义行为”言论,取消了部分学生签证计划。国际学生去年占肯尼迪学院学生总数的59%,而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为52%(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中国称已与美国确认贸易框架细节(纽约时报,2025年6月30日)
周五,中国表示,已经与特朗普政府确认了一个贸易框架的细节,其中包括北京加快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以及华盛顿取消近期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的协议。
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表示:“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这一声明呼应了商务部长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几小时前的话,他告诉彭博新闻社,一旦中国开始提供稀土矿,美国将“取消”出口管制。
目前尚不清楚该协议是否就是特朗普总统周四在白宫的一个活动上所说的,与中国“签署”的贸易协议。
中国商务部表示,6月9日和10日在伦敦举行会谈后,中美贸易谈判代表“保持着密切沟通”。此前,双方于5月在日内瓦举行过会晤。
这些会晤是为了稳定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并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实现休战,双方此前都向对方的商品征收天价关税。
日内瓦谈判结束后,由于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出口放缓到极低的水平,紧张局势加剧。稀土是半导体、机器人和飞机等许多现代技术的关键材料,中国在稀土供应和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特朗普政府对这一放缓的回应是限制美国向中国出口乙烷、飞机发动机和芯片软件。中国政府很可能希望以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作为交换,让美国取消这些反制措施。
此前几天,中国宣布加强对两种可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的管制。此举被视为北京递出的橄榄枝,华盛顿长期以来一直抱怨北京在遏制美国合成阿片类药物危机方面做得不够。
双方解除出口管制是否会为更广泛的贸易谈判扫清障碍,从而解决令特朗普政府感到沮丧的根本问题,比如让中国大幅增加美国商品的采购,并向更多美国企业开放中国市场等,目前还有待观察。
虽然中国表示不会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退缩,但分析人士指出,达成更广泛的协议符合北京的利益。由于房地产危机和消费者信心下降,中国经济仍然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