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莫过于中美关系。对这一双边关系的管理不仅事关两国人民的福祉,也会对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产生深远影响。奥巴马政府执政后期,中美关系的性质开始发生剧变。2018 年,特朗普总统决定对华发动贸易战,而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将两国关系推向敌对、争执和相互恐惧的境地。拜登总统试图以负责任的方式管控双边竞争,但直到2023年11月才勉强为这一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就在中美领导人能够真正落实所谓的“旧金山愿景”之前,特朗普再度当选总统。
可以说,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都从2017-2021年间两国关系最动荡的四年中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同时,两国各自推动“让本国再次伟大”的计划必然导致冲突,这种想法无疑是一个重大错误。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式,使两国在全力维护各自核心利益的同时,也能找到共同点,实现和平且富有成效的共存?
正是基于这一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学者(刘卫东,石培培,王俊)以及多位长期关注中美关系的美国资深研究人员和前政府官员(他们也是“中美印象”网站的长期撰稿人)开始思考,如何让一国能够更好地管理与另一国的复杂的关系。以下是他们对彼此提出的初步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北京和华盛顿的决策者及其顾问有所帮助。
因为篇幅的原因,我们把该报告分成两部分为读者推送。我们今天为读者推送的是该报告的第一部分,即中国学者给美国政府的建议。我们将在明天推送报告的第二部分,即美国学者给中国政府的建议。
中国学者给美国政府的建议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对此具有共识。为了确保这一双边关系的基本稳定,中美两国政府均需做出积极努力。中国学者认为,美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进行政策规划。
1、以推动中美关系稳定为基本宗旨。从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持续对华施压,中国则对美国的打压进行了反击,中美关系陷入史无前例的低谷。美国国内的对华强硬人士认为,不仅要坚持与中国对抗,更要赢得对华竞争,这是不负责任也难以实现的目标。在华盛顿的全球愿景中,不管是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还是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都并不必须要以战胜中国为前提。实际上战胜中国反倒无助于实现美国的这些目标,不管中国因为什么原因而出现经济停滞或社会动荡,对于美国和国际社会都不是一件好事。在管控竞争的基础上稳定对华关系是唯一选项。中美关系稳定有助于世界稳定,世界稳定又会促进中美各自的发展。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相处三原则,美国政府出于各种考虑,没有对此做出积极回应。但维护中美关系稳定是同时符合双方利益的最低要求,双输不是两国理性的选项,两国开展良性互动、不搞相互消耗、不胁迫别国选边站队,实际受益的也是两国。
2、尽快解决中美战略认知问题以减少误判。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是非敌非友,还是可以相互协助,这是一个根本性、决定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制定错误的政策、采取错误的行动、产生错误的结果。美国政府提出,中国是一个战略竞争对手,但中国从来没有试图取代美国的霸权地位,没有各地挖美国的墙脚,没有像美国那样在全球范围内针锋相对处处围堵。中国更不是一个侵略型的国家,台湾是中国大陆唯一不愿意放弃武统选项的针对目标,毕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这一主张从未改变过。至于美国对中国是“修正主义”国家的指称就更没有说服力。实际上当前是中国在致力于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决维护自由贸易体制,为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为欠发达地区援建基础设施、提供粮食援助及免除债务,向战乱地区提供了最多的维和部队。中国并不试图改变美国,是美国一直试图改变中国。中国不是苏联,连最强硬的美国政客都同意这一点。美国需要消除对中国的不实战略认知,两国即使不能做朋友,也要避免成为对手或敌人,更要防止强加给对方一种定位从而使其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
3、尊重各自的核心国家利益。中国政府一再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中美是两个大国,难免有些矛盾分歧,但不能损害彼此核心利益。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提出的四条红线。这些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栏和安全网。只有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才有条件进行合作,才有机会维护双边关系的稳定。美国当然也有自己的核心国家利益,美国也可以像中国一样更加明确提出自己的红线。从目前情况看,中美之间的既有红线并不冲突,这意味着两国有条件尊重各自的核心国家利益。为达此目标,中美双方要加强基于各种渠道的交流,清晰地向对方表明己方的核心利益诉求,坦诚交流各方可以为此做出的努力,对于存在的分歧应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进行处理,尽量找到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兼顾双方利益需求的应对之道。
4、加速开展中美两国的务实合作。在当前中美关系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合作对于稳定双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美合作是双赢,并不会仅仅单方面提升一国的竞争力,而是会促进中美的共同发展。中美在诸多领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既包括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也包括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当前形势下,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双方要充分用好在外交、经济、金融、商务、农业等领域恢复或建立的机制,开展禁毒、司法执法、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在高端政治领域,中美同样具有合作潜力。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核扩散、东北亚安全、人道主义救援、打击海盗、维护航道安全畅通等议题上,中美仍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美各有所长,如果能够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这一领域不仅会成为两国合作共赢的典范,而且还可以显著降低国际社会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的成本,间接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中美关系虽然难以回到过去,但有机会迎来一个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未来。
5、为促进双方民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便利。当前中美两国的官方关系陷入了低谷,但这并不妨碍两国民间关系的发展,实际上民间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官方关系托底,确保中美不会陷入两国都不愿看到的新冷战状态中。改善民间关系对于减少误判,提升相互理解水平,降低各自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促进经济和人文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政府可以和中国一道,鼓励和支持两国人民多来往、多沟通,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如增加两国航班数量,促进旅游合作,扩大地方交往,加强教育领域尤其是青年人之间的往来,加强在残疾人事务方面的合作;减少阻碍人文交流的负面因素,放开签证限制,停止对互访的民间人士的骚扰,停止人为制造“寒蝉效应”。
6、积极解决好自身问题,不向对方甩锅。当前中美均面临国内问题的严峻挑战。出现挑战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来自于原有发展模式遭遇瓶颈,科技革命带来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全球性问题在国内的体现。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国内因素导致的,不能把自身遭遇的问题都归咎于对方,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无助于真正解决问题。中美应该承担起各自应有责任,努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平正义程度,首先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不在外部找替罪羊,不在国内激发针对对方的民族主义情绪。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有助于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就是对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我认为您的方法非常值得尊重,如果两国都希望发展,这确实是明智之举。然而,MAGA运动的目标并非制定不产生明确失败者的策略。美国感到自身在历史叙事主导权上遭到了背叛。对他们而言,一个所谓“伟大民主”的自我叙事(无论其含义如何)比实际解决问题更重要——就像他们更在意猫是黑是白,而非猫能否抓到老鼠。
您应关注当前被MAGA运动边缘化的美国地方政府。